游走奇山異水張家界
張家界新年第一縷陽光宛如一幅水墨畫,就掛在車窗右手的山岬上。于是,那半邊天就多喝了幾杯醇酒的少婦面龐似的紅潤起來,散發出擴展的胭脂般的芬芳與光艷。旅游巴士在高速公路上疾馳,張家界的奇山異水漸遠漸淡了,最終消失在一片似云非云、似霧非霧的氤氳里。但我并未因此而惆悵,因為它就在我的相機里,在我心里……
張家界原名大庸。據說由于這里山峰瑰異,民風刁蠻,盜賊蜂起,某皇帝便取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里面兩個字賜名,以期文風張達、匪氣消弭,可謂用心良苦。然匪盜并未因此絕少,反而各占山頭,燒殺搶掠,攪得雞犬難寧,民不聊生。直到共產黨湘西、烏龍山剿匪而終。
改革開放后,湘西人大力開發旅游業,經國務院批準,大庸改名為張家界。于是,這片鬼斧神工的奇峰險巖、幽谷秀水間,又多了坊間關于輔佐劉邦稱漢王之張良的種種神秘傳說。
我曾爬泰山極頂觀日出,登廬山攬鄱陽湖云霧。感覺那里的山連綿起伏,像展翅欲飛卻又飛不起來的沉重翅膀。即使斧劈刀削般的峭壁懸崖、嶙峋巨石,也都不能與張家界的峰巖同日而語。
金鞭溪是張家界不容錯過的四大景區之一。這條峽谷中的溪流繞山盤旋而過,蜿蜓幾十里,溪流幽深翠綠,卵石見底,間或有魚悠閑往來,撩拔看山水人的心。路愈來愈幽深,溪流愈來愈歡暢,游人的心也愈來愈蠢蠢欲動,終于跑向那溪流,去與那水親近,清涼浸骨,水真是山中的精靈,難以想象沒有水的山會給人怎樣枯竭的感覺。
張家界號稱奇峰3000,是大自然丹青妙手的杰作,是各種野生動植物的天堂。這里擁有天下無雙的自然山水,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——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、世界自然遺產、世界地質公園——武陵源風景名勝區。景區內群峰競秀、險峽深澗、飛瀑流泉、崖樹斜逸、靈草遍被、鳥鳴猿啼,融“峰、林、洞、湖、瀑”于一身,集“幽、野、奇、秀、險”為一體,可謂“五步一個景,十步一重天”,“人在山中走、宛如畫中游”,被中外游人譽為“擴大的盆景,縮小的仙境”,真正的“世外桃源”和“中國山水畫的原本”。那山似人似物,神形兼備,或粗獷,或細密,或奇絕,或詭秘,渾樸中略帶狂狷,威猛中又挾妖媚,危巖絕壁,雍容大氣。峰巒由地殼變遷形成的熔砂巖構成,一律呈灰白色。山山獨立,峰峰兀自,絕不拖泥帶水,藕斷絲連。有的大如樓廈、碉堡,有的小如蘑菇、煙頭;有的粗如孫悟空的金箍棒、龍卷風,有的細如鍋爐房的煙囪、蠟燭;有的憨如牛頭、象脊,有的利如劍鋒、芒刺;有的連襟齊肩,如五指探天,有的傲然挺立,如陽物試雨;有的狀如“仙人采藥”、“秀才藏書”、“水繞四門”,有的形似“仙女獻花”、“神鷹護鞭”、“老龜望月”。更有那老大懷里抱著一個、老二肩上背著一個、老三懷里揣著一個孩兒匆匆趕路的“三姐妹”,真是出神入化,惟妙惟肖。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一根根、一叢叢的山峰渾身上下竟長滿了和尚百衲衣一般的樹。誰也說不清這種子是誰,怎么樣運上去,種在那里的;它又是怎樣扎下根須,挺起腰桿,伸展開生生不息的秀色的。有了這層薄紗似的綠,山就不再寒冷,不再孤獨,就蓬勃起無邊的生氣與靈氣、傲氣與豪氣。
山是偉丈夫,水是柔女子。金鞭溪是張家界不容錯過的四大景區之一。這條峽谷中的溪流繞山盤旋而過,蜿蜓幾十里,溪流幽深翠綠,卵石見底,間或有魚悠閑往來,撩拔看山水人的心。路愈來愈幽深,溪流愈來愈歡暢,游人的心也愈來愈蠢蠢欲動,終于跑向那溪流,去與那水親近,清涼浸骨,水真是山中的精靈,難以想象沒有水的山會給人怎樣枯竭的感覺。盡管今年大旱,金鞭溪流水不甚豐盈,卻也清清淺淺,潺潺綿綿。她時而前、時而后,時而左、時而右;時而竊竊私語,時而引吭高歌;時而似飄帶輕飏曼舞,時而如銀鏈繾綣蜿蜒。漫步溪邊,心兒就像水中的游魚自由自在,又像一支旋律恬淡散曲中的一顆音符,浪漫歡愉……
游完黃石寨、金鞭溪,第二天我們又游覽了海拔1262.5米的“天子山”和風光旖旎的“十里畫廊”;乘坐了依懸崖峭壁而建的326米、有世界第一高美譽的全暴露旅游觀光電梯;瞻仰了6.5米高、9噸多重、目前國內最大的銅像——賀龍銅像;參觀了建筑面積6.5萬平米的大庸府城——土家族文化博物館……
游走張家界,讓我領略到了水繞四門處,金鞭溪、鴛鴦溪、龍尾溪、索溪如四條血脈交匯于張家界武陵源景區的這個心臟地帶的風采,看到了山映水,水繞山,山峻偉,水清柔以純自然風景而聞名于世的地域。
旅游巴士猛地一搖,把我從回憶中喚醒。忽然想起導游臨別時的一句調侃:“沒來張家界想死人,來到張家界累死人,再來張家界不是人”。我用力擂了一下酸痛的小腿,心中禁不住躍躍欲試:如果有機會,下次我還來!